-
您現在的位置:
- 公益活動
第十屆中國慈展會 | “少年急救官”70分鐘
9月15日上午,全國培育少年急救官公益活動成果發布在第十屆中國慈展會中心舞臺區舉行,《中國慈善家》社長呂振亞、北京大學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錦萍、中國慈善聯合會副秘書長張曉青、中國災害防御協會副秘書長李建梁、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章霽、深圳市新聯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武小云以及全國少年急救官組委會成員、深圳市新聯會會員、各合作伙伴代表等參加發布會。此次發布會由深圳市新聯會會員、深圳廣電集團主持人馮紹勁主持。
中國災害防御協會副秘書長李建梁代表主辦方致辭。“少年急救官”是中央統戰部有關部門指導下的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服務團的公益品牌項目,由全國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服務團、中國災害防御協會、中國醫學救援協會等聯合主辦,壹基金、第一反應和壹加壹救援等聯合承辦。是“人人參與自救互救,共建共享文明社會”社會服務主題活動之一,旨在充分發揮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優勢作用,增強青少年群體的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技能。
因為意外和災害的頻發、心理健康等造成的孩子生命安全問題日趨嚴重。作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代表,我們有責任,有能力來嘗試解決這個影響孩子生命安全的問題。因此由來自防災減災、醫學救援、安全教育、公益慈善、法律稅務、網絡媒體等各專業領域的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和中國災害防御協會、中國醫學救援協會一起,將解決這一問題作為一項使命必達的事業,開始了我們的探索和實踐。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我們找到了直切要害的生命教育解決方案。少年急救官的心靈成長啟蒙讀物,將由海豚出版社在9月發行,科學藝術展教具包,將在10月發布,科學小說,將由青島出版社在10月發行。
我們預計用2-3年時間,從內容和工具開發維度、制度與體系建設緯度、長期能力建設緯度開展探索和實踐,目標是為全國25萬學校、1.58億學生提供切實可行的,城鄉無差別的,國際一流的生命教育課程。期待與您合作,發起倡議和傳播,資助課程和讀物,一起影響、引導、幫助孩子的健康成長,讓孩子更好保護自己,更有擔當有勇氣,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地更加繁榮富強。
2022年5月16日,少年急救官公益項目向全國發布招募各地新聯會和社會組織合作伙伴,僅僅1個多星期,全國共計400多家各地新聯會和社會組織積極報名,經篩選,最后有382家成為少年急救官擬合作伙伴(其中,樞紐型戰略合作伙伴11家,各地新聯會合作伙伴133家,覆蓋全國26個省份,各地社組織合作伙伴238家,覆蓋全國28個省份)。
活動開展一年多以來,在各地統戰、教育、民政、紅十字會、團委等部門的支持下,各地新聯會、社會組織開展少年急救官啟動儀式100多場,開展安全教育500多場次,受教育中小學生達2萬多人。
截止目前,少年急救官公眾微信號粉絲達16萬多,視頻號粉絲也達17萬多,閱讀推文和觀看視頻次數達653萬人次。13場公益直播課當中,觀看人數62萬,點贊評論次數1426萬。
2022年5月12日,全國少年急救官公益項目啟動的一個星期內,獲得了騰訊20萬的微信朋友圈廣告支持。隨后,少年急救官也在騰訊公益、抖音公益等上線少年急救官籌款項目,一個多月的時間,籌款60多萬元,愛心企業捐贈100萬。
活動現場,還發布少年急救官公益項目未來一年的三個主要活動:少年急救官認證講師培訓、少年急救官課程進校園行動、少年急救官百城再出發等,呼吁更多的社會力量一起參與全國培育少年急救官公益活動中來。
2022年的少年急救官講師團隊共有72名講師參與了2023年的認證考核,合格率為81.9%,共有59名講師通過認證,成為2023年的認證講師。在2023年度,首次向社會招募,報考少年急救官講師的志愿者共計356名,最終通過嚴格的考核,只有34名通過認證。
2023年少年急救官開創了校內講師的合作模式,這一次創新的突破在在廣東省潮州市完成了試點工作,潮州教育局動員400多所學校組織骨干老師參加認證培訓,共有450名老師通過了考核。8月,河南安陽地區54所學校的64名老師通過了考核。目前,全國講師總人數是609名。
四川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作為全國培育“少年急救官”公益活動組委會的聯合倡議者、也是最核心的戰略合作伙伴,一直承擔著開局啟新的重要職責,并連續兩年擔負起“少年急救官”活動全國啟動儀式的重任,為“少年急救官”公益項目的持續發展提供科學的、有參考性的樣板模型,同時也走出了四川特色的創新之路,創建了新階力量賦能學校安全教育立德樹人的新模式。
四川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首先通過發揮新階人士“敢為人先”的創新優勢為“少年急救官”項目探尋啟蒙之路;再充分發揮新階人士豐富的資源優勢為該項目構架生態體系;最后是積極發揮新階人士的政治優勢助推項目的全面開花。通過以上三大工作路徑最終探索出了一營二站三包的工作模型,貢獻了“堅持統戰+ 走好公益路”的四川新階力量!也成為了全國新階人士參與該公益項目的典范榜樣!
廣東僑界人文學會作為少年急救官在廣東的樞紐型戰略合作伙伴,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通過不同的形式,舉行了一些系列性的活動,例如“廣東少年急救官訓練營”、“少年急救官暑假七堂課直播”等等。其中,最受關注的,無疑是將“少年急救官”項目首次引入聾人學校,讓聽障群體也努力學會急救。
另一個更值得自豪的成果是,他們通過這一次的學習,正在開發一套配備手語同步的少年急救官學習教材。這個教材在全國甚至全世界范圍來說,都是創新、率先的。這套教材的推廣,將極大地鼓舞和服務全國1500萬聽障人士。可以說,他們是全國聽障群體學習急救的先行兵。
數字防災減災綜合服務平臺致力于服務社會應急力量,打造防災減災領域公益服務生態和專業服務生態,可以更高效的團結各方應急力量,參與到災害的防救工作;可以更高效的宣傳推廣應急專業產品和服務,促進整個應急產業的健康發展。幫助大眾提升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協助政府更高效的動員社會力量,提高救援救助效率。平臺建立了“少年急救官“專題,全力助力中小學生兒童安全教育公益項目的實施和宣傳。
“地震科普 攜手同行”主題公益活動:由中國地震局、教育部等4部委主辦,中國災害防御協會承辦,旨在推動民族地區學校提高防震減災科普教育質量,通過五個一系列活動,增強各族師生防震減災意識和應急避險、自救互救能力。2022年3月啟動以來,也和“少年急救官”結下不解之緣,既有防震減災課程的資源共享,也有共同走進學校的實踐,共同助力青少年減災安全能力的提高。
少年急救官專家點評
少年急救官是一個非常好的公益項目,我特別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參與進去。
第一:在以前的認知里面,好像急救能力只有專門的醫生、醫護人員才能夠擁有。但當我們意識到孩子們都能成為一個一個活躍在社會方方面面的急救官的時候,我們的安全感是不是多了一份?同時反思我們自己,成年人是不是也應該跟我們的少年急救官去學習,來具備自救與救他人的能力呢?
第二:這個項目參與的主體非常多元,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叫做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一頓查資料后,我想稱他們為“高能人士”,是在這個時代、這個社會里面具有更強能量、更高能力、更大影響力的,更具備專業知識的,有心愿有意愿去幫助他者的這一群人士。
第三:這個“高能人士”群體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思維,讓我有了一個術語“共建式慈善”,一種有效匯集或引導多方資源參與的慈善行動。其行動主體聚焦社會議題的長效解決機制,協同多個參與方,在共同愿景下,共享戰略、共建架構、系統行動、共創可持續的社會價值。這個項目調動了眾多社會力量:政府部門、新聯會、公益組織、學校及家長和孩子們都參與進來了。在這樣一種“共建式慈善”里,它體現的是各利益相關方合心合力,共同來創造,同時也共享最后的社會價值。
因此,少年急救官的社會創新是非常具有建設性的,也體現出我們公益慈善并不停留在治標而不治本的層面。在發現社會問題之后,動員所有有可能奉獻自己資源的人,然后我們合在一起,同心協力去解決我們本來看起來似乎無法解決的系統性的社會問題。讓我們看到了“高能人士”能夠提出解決社會問題的新的方案,并探索實踐出我們中國式的共建式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