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天空地”協同監測預警與智能應急裝備研討會在京舉辦
為深入貫徹國家應急體系建設要求,全面落實《“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關于“提升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的戰略部署,加快構建與新形勢相適應的科技支撐體系。5月20日下午,2025“天空地”協同監測預警與智能應急裝備研討會在京舉辦。來自應急行業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以及教育工作者共120余人參加會議。
本次會議由中國災害防御協會城市安全監測預警分會主辦,北京應急管理學會、地震和地質災害生命搜索救援技術應急管理部重點實驗室、地震和地質災害生命搜索救援技術應急管理部重點實驗室、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應急管理部重點實驗室協辦,上海華測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承辦。
會議聚焦“科技賦能應急”主題,圍繞監測預警技術突破、智能裝備研發應用、產學研用協同機制等展開深入研討。工業和信息化部安全生產司原司長金鑫、中國水利企業協會防災與搶險裝備技術分會會長張佳團、中國災害防御協會城市安全監測預警分會副理事長任維佳、北京市昌平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李松巖出席會議并致辭。
金鑫司長在致辭中提出,強化政策協同、突破核心技術、加速國產裝備替代、優化產業生態是現階段重點工作方向。任維佳副理事長指出,需深化“天空地”協同監測體系建設,推動智能裝備研發與常態化合作機制。張家團會長系統解讀《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呼吁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形成防災減災創新合力。李松巖副局長強調,產學研單位聯合推進安全應急裝備領域開拓創新,為北京應急產業賦能增效,強化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推動應急產業高質量高效率的可持續發展。
在交流分享環節,華測導航現場展示了國產智能應急裝備,并作《用精準時空信息構建智能世界》專題報告,針對行業痛點提出科技賦能解決方案。7位專家圍繞應急衛星監測、無人機智能救援、城市災害防控等主題作專題報告,分享前沿技術成果與實踐經驗。分別圍繞培育新質救援能力,推動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應急減災衛星及監測預警應用、水利遙感關鍵問題思考、無人機災害現場多源數據集成與智能救援服務、城市災害防控、極端復雜場景下的救援需求分析、城市建筑與基礎設施雷達遙感監測預警技術等主題分享了報告,對各領域監測預警與智能應急裝備技術的最新發展動態進行探討,分享行業應用經驗。
未來,中國災害防御協會城市安全監測預警分會將以《“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為指引,優化產業生態,強化科技支撐,以本次研討會為契機,各方進一步深化了“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精準對接了技術需求與實戰需求,搭建起了一個應急科技領域的高水平交流平臺,協同推進應急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