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防災減災大會在杭州召開
4月28日,以“創新賦能防災減災,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主題的?2025防災減災大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大會旨在聚焦防災減災救災學術前沿、產業創新與公益實踐,建構政產學研用金融保險服務深度融合的交流平臺,為推進防災減災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會議由中國災害防御協會主辦,與會專家和嘉賓圍繞防災減災、應急安全、城鄉韌性、災害預警、防災技術等內容,探討“關口前移、科學應對”的創新賦能防災減災救災,致力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災害防御協會名譽會長馬培華,中國災害防御協會會長、應急管理部原副部長鄭國光,浙江省政協原副主席周國輝、杭州市委常委、蕭山區委書記孫旭東出席大會主論壇并致辭。杭州市政協副主席許明,杭州市應急局局長潘渭等出席大會。中國災害防御協會副會長陳小軍、副會長兼秘書長唐豹主持大會主論壇。主論壇上還頒發2023年度和2024年度中國災害防御協會科學技術獎。
馬培華強調,技術進步是災前預防、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重要來源。要搞清楚影響和制約技術進步、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傳播擴散的具體因素,破解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的難題。要建立以企業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扎實做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工作。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災害防御協會名譽會長馬培華講話
鄭國光指出,當前防災減災形勢嚴峻,以人工智能、DeepSeek大模型、人形機器人、無人機等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和應用,為新時代防災減災救災事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創新賦能防災減災救災,已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要抓住機遇,加快實現防災減災救災智能化、無人化、自動化。
中國災害防御協會會長、應急管理部原副部長鄭國光講話
周國輝表示,浙江作為經濟大省,要抓住歷史機遇,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強的責任擔當,在改革創新,安全發展的同時,繼續把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奮力開創浙江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新局面。
浙江省政協原副主席周國輝致辭
孫旭東代表杭州市和蕭山區,希望與會專家共享經驗,在災害精準識別、應急響應體系、跨區域聯防聯控等關鍵領域共同探討新思路、新機制、新方法,為提升防災救災能力貢獻智慧和力量。
杭州市委常委、蕭山區委書記孫旭東致辭
會會議期間,范維澄院士、崔鵬院士、岳清瑞院士分別向大會作主旨報告。工業和信息化部安全生產司原一級巡視員于立志、浙江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吳曉榮、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道明、杭州云深處科技有限公司政企行業總監王烜作專題報告。來自全國應急、消防、住建、地震等系統的管理人員以及防災減災工程領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200余位專家學者通過大會平臺進行了學術報告分享和互動答疑。現場參會人數超過1700人,另有千余名群眾志愿觀摩。
中國工程院范維澄院士作主旨報告
中國科學院崔鵬院士作主旨報告
中國工程院岳清瑞院士作主旨報告
工業和信息化部安全生產司原一級巡視員于立志作專題報告
浙江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吳曉榮作專題報告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道明作專題報告
杭州云深處科技有限公司政企行業總監王烜作專題報告
大會同期還舉辦了2025防災減災公益大會,聯動慈善機構、救援隊伍、公益企業與志愿者,構建防災減災社會共治網絡。大會設置的?1萬平米應急裝備展區?,沉浸式互動體驗免費向公眾開放,集中展示應急通信、智能救援、監測預警等領域的最新成果。在安全應急裝備區域行(杭州站)活動中,分享了杭州城市防災體系建設和基層應急能力提升經驗,為區域協同發展提供借鑒。
大會期間還舉辦安全應急產業高質量發展分論壇、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和風險防控分論壇、城市安全監測預警分論壇、防災減災人工智能分論壇等19場專題分論壇,同步開展多場學術交流和產業對接活動。
與會人員認為,會議的召開對促進防災減災領域技術交流,加快防災減災科技成果創新應用,激發災害防御領域科技工作者干事創業、創新創造熱情都具有特殊重要的積極作用。全面提升全社會抵御自然災害綜合防范能力,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