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服務專業委員會
時間: 2021-04-09 10:42:14 來源: 災協 作者: 災協
中國災害防御協會社會心理服務專業委員會從2018年4月18日開始籌備,于2018年11月22日正式成立。中國災害防御協會社會心理服務專業委員會是中國災害防御協會的 [C1] 組成部分,接受中國災害防
中國災害防御協會社會心理服務專業委員會從2018年4月18日開始籌備,于2018年11月22日正式成立。中國災害防御協會社會心理服務專業委員會是中國災害防御協會的[C1] 組成部分,接受中國災害防御協會的領導,遵守《中國災害防御協會章程》和有關規定,在協會的授權范圍內開展活動,掛靠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中國災害防御協會社會心理服務專委會,是由從事社會心理服務的專業、管理、服務及產業發展的人員和機構自愿組成的專業性、學術性、群眾性的中國災害防御協會分支機構。 中國災害防御協會社會心理服務專業委員會宗旨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團結從事和關心社會心理服務事業的各界人士,協調整合社會各方力量和資源;積極開展防災減災救災過程中社會心理方面專業研究、學術交流和專業服務;積極探索我國社會治理和應急管理過程中科學、有效的社會心理服務模式和體系建設;積極為平安中國、健康中國、幸福中國、美麗中國建設建言獻策,提供專業支撐,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貢獻專業力量。 本專委會的業務范圍: (一)搭建平臺,整合資源。在協會指導下,做好社會心理服務工作者的聯系和服務工作,構建交流、合作、創新、服務平臺;推動社會心理服務行業資源的整合和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建立,建立防災減災救災社會心理服務志愿者聯盟,為防災和應急心理教育培訓、災后心理急救、心理危機干預、心理援助和心理重建提供有生力量。 (二)開展研究,提供服務。研究各類災害在不同時期對不同群體產生的心理行為影響;提高全社會在防災減災救災過程的心理防護意識、心理援助成效和心理重建能力;促進各級政府在社會治理和應急管理過程中重視社會心理因素對各類群體的影響;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災害防御領域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承接協會委托的咨詢工作,向協會上報專業咨詢報告;承辦政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機構委托的與本專委會宗旨有關的事宜。 (三)制定標準,建立體系。制定防災減災救災過程中社會心理服務倫理準則、實施標準、操作規定、規范預案、專業人員標準等,建立好標準體系、教材體系、培訓體系、組織體系和認證體系,推動行業規范、專業、有效的建設和發展。 (四)宣傳科普,提高意識。開展社會心理服務的宣傳、教育和知識普及,提高全民防災減災救災過程中的心理健康防護意識。 (五)培訓人才,建立智庫。推動社會心理服務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組織開展相關人才培養和培訓工作,建立覆蓋全國的人才庫和專家智庫。 (六)學術交流,國際合作。圍繞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定期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積極開展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及時追蹤跟進國外相關研究成果與學術動態等。 (七)出版發行,信息咨詢。組織和出版有關社會心理服務和培訓的相關科普書籍、培訓教材,開展行業信息咨詢服務。 (八)課題申報,成果轉化。組織委員通過協會向有關部門申請社會心理服務領域課題、開展科技產品技術研發、轉移轉化及推廣應用科技成果。 (九)發展會員,維護權益。做好委員組織建設,密切聯系委員,按照協會統一標準發展委員,及時反映委員的意見、要求和建議,維護委員合法權益。 組織架構 主任委員: 張建新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 國際心聯執委 亞洲社會心理學會前理事長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榮譽理事長 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候任會長 副主任委員(按照姓氏字母排序): 范 方 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院長、教授 李功迎 濟寧醫學院精神衛生學院院長、教授; 山東省行為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 山東省精神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 駱 宏 杭州師范大學附屬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 杭州師范大學醫學院副院長 孫時進 復旦大學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中國社會心理學會整合心理學專業委員會(籌)主任委員 王 力 中科學院心理所所長助理 研究員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副理事長 王文杰 廣東省應急產業協會副會長、 中國南方應急科技大廈項目總監 許 燕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前任會長 辛自強 中央財經大學社會與心理學院教授、院長 楊海波 天津師范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院教授,副院長 祝卓宏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 應急心理行為應用研究中心主任 國家公務員心理健康應用研究中心主任 秘書長:祝卓宏(兼) |
- 上一篇: 油氣儲運自然災害防治專業委員會
- 下一篇: 雷電災害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