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地震應對情況 第一期 報告

緬甸:地震應對情況
第1號情況報告
截至2025年4月7日
本情況報告由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OCHA)與緬甸境內開展工作的各人道主義分組及其下屬工作組合作編寫。報告中提及的人道主義應對行動不一定涵蓋實地開展的所有干預措施,僅反映合作伙伴自愿匯報的情況。
緊急情況下的教育
最新評估顯示,超1800所學校受到地震影響,不同程度地出現結構損壞,部分學校甚至被摧毀。受影響的學校包括公立學校、寺院學校和社區學習中心。在一些地方,學校建筑被用作流離失所者的臨時避難所。分組合作伙伴持續進行實地評估,并已開始向少數仍在運作的學校分發應急教育物資,如屋頂防水板和學習材料。
糧食安全
糧食安全分組向曼德勒、內比都、實皆和撣邦南部近7.4萬名受災群眾提供了食品等援助。原計劃于4月6日在曼德勒和實皆地區分發食品,但因暴雨和洪水而暫停。目前正在協調保護糧食儲備,并通過創建應急資產和開展生計項目來尋找臨時分發點,以保護受益人和物資免受持續降雨和高溫的影響。在實皆,食品運輸依賴新伊洛瓦底江大橋,該橋受到輕微損壞,過橋有限重限制,只能使用小型卡車,這大大減緩了運輸速度。由于緬甸中部地區存儲空間有限,拖車被用作臨時存儲設施。數據收集工作也面臨挑戰,部分受損家庭的戶主因電話信號不穩定而臨時搬遷,無法取得聯系。在撣邦南部,合作伙伴前往分發點的路途遙遠,需乘車和乘船,導致分發工作延遲。
醫療健康
據估計,地震后有1.32萬人需要創傷護理,其中約2000人傷勢嚴重。該分組確認,在勃固、內比都、實皆和撣邦南部,有5家醫療設施被摧毀,61家受損。目前雖未證實出現腹瀉疫情,但由于缺乏安全飲用水和衛生設施,水源性疾病的風險持續上升。該分組正與合作伙伴合作建立疾病監測系統,重點關注早期檢測和疫情應對。一項快速殘疾評估的初步結果顯示,五個受影響地區42%的受訪者需要醫療支持,許多人表示缺乏支付交通和服務費的現金。作為回應,醫療健康分組正在與殘疾包容技術咨詢小組協調,以確保輔助設備的公平分配。
目前,有52個醫療健康分組合作伙伴參與地震應對工作。其中,大多數在曼德勒,18個提供緊急和創傷護理,34個主要支持初級醫療保健服務。已向實地部署了15支緊急醫療隊(EMTs),5支正在進入緬甸,11支處于監測狀態,13支待命。7支緊急醫療隊已部署到曼德勒和內比都。受影響地區普遍面臨挽救生命和肢體的醫療用品嚴重短缺的問題,這阻礙了救援工作的開展。
后勤保障
后勤分組與人道主義合作伙伴繼續開展協調工作。已向人道主義合作伙伴發送了快速差距和需求分析調查,調查結果將很快公布。這些結果將更清晰地展示合作伙伴在運輸和存儲方面的能力和需求。此外,相關評估仍在進行中。人道主義合作伙伴反饋的主要挑戰包括道路基礎設施受損、曼德勒、內比都和仰光等受災地區存儲空間不足,以及行動限制和冗長的進口程序。
營養保障
營養分組持續與當地合作伙伴協調,評估并應對新出現的需求。
保護工作
保護分組報告稱,地震受災家庭的受影響程度持續加劇。在曼德勒和實皆,流離失所家庭在公共建筑中避難,這些地方衛生設施不足,且缺乏隱私。擁擠的居住條件給兒童和婦女帶來了重大風險,增加了他們遭受性暴力的可能性。許多安置點缺乏安全且考慮性別差異的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WASH)設施,這使得婦女和青春期女孩在夜間或使用廁所及洗浴區域時面臨更多風險。目前迫切需要擴大預防和應對活動,包括分發尊嚴包、設立安全空間,以及部署流動心理社會支持團隊,為受災社區提供幫助。
合作伙伴開始傳播基于社區的保護信息,確保受災群眾及時獲得救命信息。這些信息包括爆炸物風險、兒童保護和減少性別暴力(GBV)的措施等內容。該分組正與當地行動者和服務提供者協調合作,加強轉介渠道。這包括開發更新后的服務地圖工具,以便為性別暴力幸存者、無人陪伴兒童以及需要專業心理社會或法律支持的個人提供及時、恰當的轉介服務。
合作伙伴正在傳播有關可用服務、更新后的轉介途徑和關鍵性別暴力信息,特別是針對流離失所環境中的人群。已向曼德勒和實皆的當地行動者提供了3800個尊嚴包和3000個婦女必備包,以便進一步分發。
受地震影響地區及其周邊的地雷風險日益受到關注,爆炸物在家庭和公共空間中移動,人們接觸到它們的風險增加。排雷行動責任區已制定了針對地震的風險教育信息,以便廣泛傳播。
持續的余震讓人們仍然感到不安全,一些人還因社交媒體內容或謠言而感到焦慮。據報道,情緒疲憊、悲傷和恐懼是常見反應,尤其是在那些失去親人或仍居住在不安全房屋中的人群中。一線救援人員也出現了情緒疲憊和繼發性壓力的跡象。人道主義合作伙伴通過多種方式向受災社區提供心理健康和心理社會支持(MHPSS)服務,包括在線情感支持和熱線、部署經過培訓的心理健康專業人員,以及協調實地干預措施。這些工作涵蓋多個受災地區的技術援助、心理急救、心理教育和實地需求評估。
地震受災地區的兒童保護問題日益嚴重,兒童面臨更大的心理壓力、與照顧者分離、身處不安全環境,以及遭受暴力、人口販賣和危險移民的風險增加。擁擠的生活條件、生計喪失以及照顧者壓力水平上升,都加劇了這些風險。合作伙伴專注于提供兒童保護包、初步心理社會支持和家庭尋親服務。在本就復雜脆弱的環境中,為防止兒童受到長期傷害,迫切需要資源和擴大服務能力,以開展包括個案管理和替代照料在內的救生服務。
避難所/非食品物資、營地協調和營地管理
盡管面臨通行和后勤方面的挑戰,避難所/非食品物資/營地協調和營地管理分組的合作伙伴仍在受災最嚴重地區提供救生援助。超1萬人獲得了非食品物資援助,包括用于搭建緊急避難所的防水布。曼德勒市和內比都地區共分發了64頂應急帳篷。撣邦南部向超2200人分發了防水布和非食品物資包。曼德勒省新廷鎮的一個安置點約600人、阿馬拉布拉鎮超200人收到了基本生活用品。相關部門正在特定地區提供避難所援助,以滿足緊急避難需求。
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
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分組的合作伙伴在進行評估的同時,積極為受災群眾提供支持。對31個鎮區的評估顯示,近4.27萬座廁所被摧毀,對衛生設施的需求巨大。獲取飲用水和生活用水仍是關鍵需求。為防止疾病爆發并維護流離失所社區的尊嚴,也急需衛生和清潔服務。已向包括曼德勒和內比都在內的受災地區超4.4萬人提供了飲用水,向超10.3萬人分發了衛生包,這有助于改善營地和臨時安置點的衛生條件。私人捐贈者在救援工作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受災群眾提供飲用水。合作伙伴正在實皆和良瑞鎮(空間允許的情況下)籌備建造廁所。由于土地資源有限和相關禁令,在城市地區建造緊急廁所面臨挑戰。在曼德勒市區,目前當地政府僅批準使用移動衛生設施。
協調工作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代表人道主義合作伙伴,通過一系列分組間協調小組會議和臨時人道主義國家工作隊會議,對緊急救援工作進行協調。4月4日至6日,緊急救濟協調員訪問了緬甸,實地考察災情,支持救援協調工作,并與人道主義救援團隊及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在開展救援工作的同時,多部門快速需求評估也在同步進行。
來自13個國家的31支國際城市搜索與救援隊伍已部署到緬甸。曼德勒、內比都和實皆開展了搜索和救援行動。4月3日,救援工作進入恢復階段,城市搜索與救援隊伍繼續提供支持。預計大多數隊伍將于4月8日前撤離緬甸。
截至4月4日,25個捐助方已初步承諾提供總計9300萬美元,用于地震救援工作,資金將通過多種聯合供資機制、聯合國及非政府組織合作伙伴進行發放。
- 上一篇: 第九屆湖南省防震減災科普講解大賽在邵陽落幕
- 下一篇: 鄭國光:著力整治人民群眾身邊的災害風險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