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中英文版)正式發布
2024年10月13日,由應急管理部-教育部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北京師范大學國家安全與應急管理學院、應急管理部國家減災中心、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災害風險綜合研究國際科學計劃等單位編制的《2023年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中英文版)(以下簡稱“評估報告”)正式發布。
評估報告分為主報告和專題報告。主報告包括2023年全球自然災害的概況、特點與格局;三個專題報告則分別關注了2023年中國自然災害情況、2014-2023年全球高溫時空特征情況以及2023年土耳其地震災害情況。評估報告綜合利用了全球災害數據庫(GDDAT)、國外災害數據庫(EM-DAT、GDACS、IFRC等)、中國政府部門災情數據、部分保險公司(慕再、瑞再等)的數據資料,獲得了相關行業部門、國際機構、國內社會組織、高校和研究院所的支持。
評估報告顯示,與過去30年(1993-2022年)均值相比,2023年全球自然災害頻次偏少3%,受災人口偏少53%,死亡人口偏多73%,直接經濟損失偏多32%。其中,洪水災害最為頻繁,共發生152次,比歷史偏多3.5%,受災人口最多,達3239.28萬人,與歷史平均相比偏少66%;風暴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最大,約1008.45億美元,較歷史偏多50%;地震活動次數有所增加,死亡人口最多,達62451人,與歷史平均相比偏多140%。
報告還分析了2014-2023年全球高溫時空特征,發現在高溫熱浪危險性和人口暴露度的共同影響下,印度半島的恒河平原、非洲的中西部、亞洲的東部和西部的人口高溫熱浪風險相對較高,凸顯了全球共同應對高溫熱浪災害的緊迫性。報告還對2023年2月發生在土耳其的地震災害進行了分析,發現這場地震已成為全球近20年來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經濟損失最大的地震災害之一,彰顯出建立與完善跨國救援機制、加強國際地震災害人道主義合作的必要性。
2024年10月13日是第35個國際減災日,主題是“賦能年輕一代、共筑韌性未來”,而定期發布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不僅是災害領域國際組織、科研機構以及保險、再保險公司的通行做法,更是全球災害信息溝通的重要紐帶,也對于推動年輕一代了解和掌握自然災害知識有積極作用。今年是我國機構第5年編制此類報告,該系列報告將持續為推動我國自然災害風險評估和應急管理工作、提高全社會綜合減災能力,為向全球提供科學權威的中國災害數據資料、更好地促進國際防災減災合作做出貢獻。
《2023年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英文版可通過聯合國減災辦官網下載:
https://www.preventionweb.net/publication/2023-global-natural-disaster-assessment-report
《2023年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中文版可通過全球災害數據平臺下載:
https://www.gddat.cn/newGlobalWeb/#/riskAssessment
- 上一篇: 2023年度國際十大自然災害事件